学习井冈山精神,开创全新纪元
发布日期:2020-11-20 10:07
作者:admin
点击数:
课程地点: 井冈山
课程对象: 学员
课程介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最有执行力的军事组织——人民解放军的发祥地。作为中国执行能力最强大的组织——人民解放军,从它建立到磨合发展再到组织成型的早期过程,大都发生在江西境内。这也是江西红色历史的一个独特亮点,从这一亮点中提取对现代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启示与借鉴,是非常有益的。
源自西方团队管理思想的拓展训练侧重于强调团队的熔炼和对自我的挑战,而在队伍的整体作风建设与执行力训练方面则存在不足。本课程加强了这一方面的培训学习与实践体验。
井冈山的红色斗争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创业史,在其星星点点的历史遗迹中,无不闪耀着一个伟大组织的创业激情、勇气、信念和智慧光芒。在顺应时代潮流的诉求下,这个创业组织借助变革与创新,并在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完善中打造了一支无坚不摧的高绩效队伍,最终获得了完全的胜利。这也是现代组织中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是能对现代企业组织的成长带来非凡和深刻的启迪意义。
课程要求: 全体学员穿红军装、军事化课堂管理,围绕公司培训考核的“奋斗、超越”展开;强调参与的热情、努力拼搏、超越自己和对手的精神。
课程收益:
一方面,我们强调队伍整体作风的塑造和团队执行力的打造,另一方面,是从情景实践中考量干部的基本管理素养。主要是借助对井冈山红色创业历史的认识、了解、分析、研究、总结和分享这一体验过程,从中获取有关组织建设、员工队伍管理等方面的丰富启示和有益借鉴,帮助那些在创业或改制中的企业和组织能够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清晰方向,凝聚力量,进而获得蓬勃发展和壮大。
1、情景体验:沿顺着毛泽东建设红军队伍而实施各项政策的历史印记去探索和考察;
2、要点回顾:回顾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挖掘其内在意图并分析其成效;
3、归纳延伸:将大家的观点、意见和新认识进行归纳并延伸到组织管理的实际中;
4、总结分享:将大家最终的理解和认识形成结论并集体分享。
行程计划安排
D1 上午 接站,学员报到,入住基地酒店
14:00-14:30
开班仪式:学院负责人致辞;培训班负责人作开班讲话;中心教师作教学导言;带队领导讲话,授班旗,学员戴红军帽、穿红军服装。
二选一
14:50-17:20
A、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B、嘉宾访谈式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特色课程),邀请袁建芳(袁文才烈士孙子),王生茂(王佐烈士孙子),石金龙(老红军曾志孙子),江满凤(井冈山老红军后代)等人,采取访谈的形式,与学员互动交流。教学内容新颖、情感真挚,嘉宾的访谈朴实感人,使学员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17:40-19:00 用晚餐,酒店休息
08:30-11:30
1、体验式教学-红色拓展训练:
队伍整编
教学内容:
1.开营仪式;(入营宣誓词)
2、红色任务:抢滩登陆、伤员救护大赛
◆考验每名队员在不同的条件的情况下处置事件的能力
◆培养团队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及默契度
◆做好工作的分工是资源能够做到合理的分配
11:30-13:30
3、部队保障供给大赛(野炊、厨艺比赛)
自做红军餐,体验军民鱼水情
13:50-17:00 4、红色拓展:风雨人生路
a、感悟沟通协作的重要性,资源整合
b、换位思考、助人助己
c、感恩的心是人生的助推器,爱是一切的动力
d、体验非常状态下的生活,学会关心他人,感受关心和被关心的幸福,激发生命中至诚至善至美的爱心
e、在拓展的过程中,让大家用身体去感觉信任,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
f、让学员愿意融入团队,愿意相信团队的力量
g、提升团队凝聚力,工作中愿意协同作战帮助别人
h、自我突破,并在突破后灌输全新团队信念
08:00-09:30
1、现场教学: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参观碑林、雕塑园 (授课主题:永恒的信念)
09:50-11:00
2、现场教学:
博物馆(授课主题:了解历史长河中的井冈山斗争)
3、现场教学:
南山广场(授课主题:星火相传)
14:30-15:30
黄洋界:海拔1343米;因毛泽东同志的词作《西江月.井冈山》闻名遐迩。是井冈山的标志性景点。
现有哨口工事、炮台、纪念碑、挑梁小道、营房旧址等景观。
16:00-17:00
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是毛泽东同志抵达井冈山的第一处落脚地。当年“山大王”王佐,杀猪宰羊,左手持枪带领着乡亲们列队欢迎。
现保存了读书石、残墙、感情树三件珍贵的历史原物。
上午 结班仪式:学员代表分享体会、学院领导致辞、带队领导致辞、班旗签名、颁发结业证。
下午 学员返程(具体行程待定)。
备注:1、如受外界环境原因,双方可经协商将活动顺序进行调整,活动内容不变;
2、结业证书加盖基地党支部印章及公章;
上一篇:《重走长征路》一天团建活动
下一篇:弘扬延安精神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